(相关资料图)
日前,纺织市场的传统旺季告一段落,淡季模式逐渐开启。回顾已经过去的“金三银四”,外贸订单不足成为多数纺织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。在通胀加息、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复杂的国际局势背景下,全球纺织服装需求有所减弱,以往“七分靠外贸,三分靠内需”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内外贸主导地位切换2023年第一季度,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672.3亿美元,同比下降6.8%,同期中国货物出口额8218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0.5%。5月2日,纺织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,2023年第一季度,中国的纺织品出口320.7亿美元,同比下降12.1%,服装出口351.6亿美元,下降1.3%,表现均不理想。 这些情况也体现在了日常调研中,比如: 某工贸一体企业表示,由于国外需求恢复一般,他们的订单明显减少,其中美国订单缩严重。 另一家工贸一体企业的业务结构则直接发生了改变,内销订单至少能持续到8月份,而外贸订单则只能维持到5月底,比往年减少约50%。 内销方面,在商品消费中,纺织服装类的零售数据表现较为突出,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2.7%,3月涨幅更是达到了17.7%。在此背景下,以内销为主的纺织企业接单情况良好,个别企业订单量增长明显。“内强外弱”的市场形势日渐清晰。订单体量缩水除了订单总量出现缩水,订单体量方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。“快反”、“低价”、“跑量”成为纺织市场走货的关键词,订单体量普遍集中在几千米到几万米之间,超过十万米的订单也时有出现。 某工贸一体的企业表示,外贸订单多维持在1万米左右,内销订单最多能超10万米。不过,此类订单多以跑量为主,订单定价偏低,利润勉强控制在保本范围内。 2023年以来,纺织企业坯布库存常年徘徊在35天附近。部分企业也表明,订单不足的纺织企业在生产订单的同时也在生产库存,从而保证机器正常运转。
如何开拓外贸订单?目前,虽然外贸订单疲软,但纺织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拓订单,如不断开拓多元化市场,努力培育自主品牌等。当下,虽然淡季初现端倪,但刚结束的广交会为纺织服装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,比如RCEP成员国、俄罗斯等地区客商成为主流采购群体,高技术、高附加值、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空前高涨,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也大有可为。
标签:
上一篇 : 环球短讯!铭记入团誓言 牢记青春使命:固镇县第三中学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方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